亲子阅读,点亮居家生活
日期: 2022-04-12 作者: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
亲子阅读是家庭中常见的亲子活动。这种双向的、积极的亲子互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而且,绘本中一些生动的图画可以满足儿童审美的需求,给儿童带来美的体验。在接触书中的人物和故事的过程中,儿童还可以展开想象,进行思考与再创作,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获得极大发展。
疫情期间儿童和父母居家时间延长,如何以书为媒,以共读为纽带,有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呢?今天就来给大家“支支招”。
1、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
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域。放置舒适的座椅或者软垫,准备丰富的书籍并放在孩子可够到的地方,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布置阅读区域,增加孩子参与阅读的兴趣。
固定一个亲子共读的时间段。父母每天抽出几十分钟与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父母身体力行地坚持阅读。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也会更愿意像父母一样去尝试接触图书。
2、丰富亲子共读的形式
“角色扮演”。父母和儿童就阅读材料里面的情节,揣摩其中的思想和感情,共同商讨角色分配并进行表演游戏,帮助儿童真切而又深入地理解材料内容。
“图书画报”。当读到一些精彩段落或情节时,父母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对故事情节进行创编。然后引导儿童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讲出来,家长可以帮忙记录在绘画作品旁边,制作成册等。
“配乐”。可以根据图书中不同的故事情节,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优美动听的曲调或者伴随故事情节的鲜明节奏可以增强情境感,调动儿童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
3、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敏锐地把握住孩子注意的焦点。儿童的注意力常被其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在阅读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当阅读到感兴趣的地方时会停下来仔细观察,父母要把握时机,给予时间进行思考,并与孩子探讨彼此的想法。
多一点开放式的提问。例如,“接下来你觉得会发生什么呢?”,以此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想象。
大胆创编故事。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边读边猜想结局,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孩子共情。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观察图画推测故事人物的情绪情感,引导孩子理解每个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同理心的能力,更好地感受他人的情感,理解与自己不同的看法。
重视“重复”的力量。低年龄段儿童在阅读中常表现出“重复”行为,一方面对于她所喜爱的某一读物或某一章节会要求父母重复阅读,这时父母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不厌其烦地陪孩子读;另一方面孩子自己会重复或者复述阅读故事中的片段,这时父母要认真倾听并加以引导,以此促进孩子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4、塑造积极的“共读者”
父母应从内心把共读变成一件既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在给孩子读绘本的过程中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融入感情,将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
让孩子来选择要读的书目,也可以让他们来翻书页。和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大胆提问,并就其感兴趣的问题一起查阅资料,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
在阅读过程中要避免说教,更不能把识字、开发智力作为亲子阅读的目标。要让儿童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汲取丰富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居家不负好时光让亲子阅读点亮我们的生活,共筑儿童健康成长。